环保多相流分离与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所

九州体育环保多相流分离与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所实行与环境工程系“所系结合”的一体化运行模式。现有教师2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人员7人,讲师或博士后8人,92%以上的人员拥有博士学位;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人、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2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研究所全体教师在扎实抓好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的同时,自觉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硕)和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专硕)的高质量发展为己任。

研究所紧密结合石油石化等能源化工行业以及国家、北京市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需求,聚焦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形成了多相流体绿色分离与资源化、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与环境安全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希望通过不断努力提升我国石油石化等能源化工行业多相流分离工程技术水平和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达成美丽中国愿景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多相流体绿色分离与资源化方向瞄准油田采出液全流程高效处理、气田天然气高效处理、深水油气开采以及炼化企业零排放等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围绕油井采出液高效预分水、高频/高压电场破乳老化油回收、天然气脱水脱酸净化、微界面环保过程强化等开展创新研究和产品开发;(2)水污染控制工程聚焦能源化工行业和市政污水污泥处理需求,重点围绕含油污水处理与回用、复杂污染物多效协同净化与组分转化机理、高级氧化和高能效曝气充氧、水质检测分析表征等开展研究,提高污水再生循环利用水平;(3)大气污染控制与环境安全聚焦能源化工行业、城市安全运行和国家大气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目标需求,围绕能源行业油气回收与纯化、一次污染物排放控制、大气污染迁移转化、温室气体减排等热点问题开展理论与技术研究。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总结 20240919 朱玲.png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研究所依托环境工程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九州体育产业技术研究院、首都清洁能源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深水油气管线关键技术与九州体育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海洋油气工程技术与智能化重点实验室“高效分离工艺技术研究与测试分中心”等,构建了完备高端、特色鲜明的环境分析检测和环保多相流分析研究平台,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超过4000万元。此外,还根据科研工作需要搭建了多台套非标实验装置,拥有正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商业软件ANSYS Fluent、CFX和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还拥有正版三维实体造型软件UG NX、Pro-E、SolidWorks和多台高性能计算工作站。

仪器/设备名称及型号

生产厂家

Nano Z Zeta电位仪、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Spraytec STP5921喷雾激光粒度仪

英国Malvern公司

Multisizer 3颗粒粒度分析计数仪

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

Turbiscan LAB多重光散射仪

法国Formulaction公司

RTD/16高速动态记录仪

美国DRS公司

MicroVista(NIR)近红外摄像机

美国Intevac Photonics公司

BrookStressTech流变仪

美国Brookfield公司

Motion Pro Y3-S2高速相机

美国IDT公司

Fiberflow粒子动态分析(PDA)仪、FlowSense USB高精度立体显微粒子成像测速系统

丹麦DantecDynamics公司

DM2700P偏光显微镜

德国Leica公司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FBRM)、实时颗粒图像测量仪(PVM)、Mettler Toledo V19在线颗粒录显微分析仪

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

WMS2000BD多相流测量用金属丝网传感器及测试系统

德国HZDR Innovation公司

7890A-5975C质谱联用仪、78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美国Agilent公司

SALD-2300激光衍射粒度仪、LCMS-8040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液相质谱仪

日本Shimadzu公司

LIQUI TOC/TN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

德国Elementar公司

ICS 1000离子色谱仪

美国Dionex公司

Nova 2000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

美国Quantachrome公司

IS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Nicolet

Q600全自动热分析仪、Q2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

美国TA公司

京南地区大气复合污染(PM2.5和O3)溯源与联防联控技术平台、空气质量源解析溯源平台

非标

近几年来,研究所承担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近20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近30项,到校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授权发明专利50多项,主持编写出版教材或论著6部,多项成果得到推广使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励,同时还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石油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出版物奖(教材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重点项目等。近50人次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等奖励,并指导学生获得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九州体育设计类、中国研究生石油九州体育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多项。

联系人:
朱玲,陈家庆
联系电话:
010-81292291(O),010-81292002(O)
电子九州体育:
Zhuling75@cosmetic-care.net, Jiaqing@cosmetic-care.net
专题网站地址:
separation-en.cosmetic-care.net
8866e263d87b494b80951d878ba75d6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