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学校年度竞争性科研经费到账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落实有组织科研的关键一年截至12月底,学校年度竞争性科研经费到账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其中,纵向科研经费额与往年持平,横向科研经费额大幅度增长且占科研经费总额的比例超过80%,充分彰显学校应用型研究特色。此外,学校近三年竞争性科研经费到账额年均增长近20%,展现了强劲的科研实力和发展潜力。

年度竞争性科研经费到账突破亿元大关,是学校科研工作的标志性事件,是全校师生员工在党委坚强领导下努力奋斗的结果。 “十四五”以来,学校进一步强化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坚持顶层设计、系统谋划、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全方面提升应用型科研创新能力。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推动有组织科研

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到学校调研,听取学校与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亦庄生物医药园区企业合作、研发及人才培养情况汇报

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学校与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大兴区生态环境局等11家单位共建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围绕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材料与化工、智能制造、城市安全运行与管理等重点布局学科专业实现新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类等积极培育学科专业得到再推进。跨院系、跨学科整合校内优势科研力量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与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亦庄生物医药园、北京化工集团等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探索建立产业学院和新型研发机构,切实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深化科研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陈家庆教授领衔的团队合作研制的管式动态旋流分离器工程样机连续从南海涠洲(WZ)12-1油田转场渤海曹妃甸(CFD)11-1油田,极大提升了我国油气开发工程安全保障和绿色环保分离工程配套设备的自主设计研发水平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靳海波教授团队负责的“体外诊断用干化学试剂片技术”项目成功中榜

信息工程学院“化工行业工艺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工程实验室”赵国新教授团队成功中标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管道油气场站工况网络安全系统”项目

修订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范围,简化科研经费报销流程,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保障科研人员的学术事务性活动时间;制定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管理办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并试点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高质量科研业绩认定办法和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提升科研人员荣誉感、获得感和责任感。

由宇波教授领衔的低碳节能环保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坚持以点带面,集中力量突破高水平科研项目

持续推进交叉科研探索和应用基础研究,年度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省部级(含)以上科研项目35项,同比增长20%;整合校内优势科研资源,聚焦医药化工、智能制造与九州体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中的关键核心问题,开展校企联合攻关,实现年度新增科研大项目7项,百万元以上科研项目32项,积极助力学校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后续,学校将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在保持科研项目和经费稳定增长的同时着力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及其转化应用,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强力支撑,更好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张胜红 / 编辑:王莉鑫   审核:李林琳   来源:科学技术处